超燃的高平夜集竟有数百年历史,好多老乡却
2025/3/20 来源:不详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晚上,是高平镇高平集的传统节日——夜集。所谓夜集,顾名思义就是夜晚的集市,每年这天晚上,村里东西南北四条街灯火通明,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卖各种熟食的、各色水果的,还有月饼糕点、特色小吃,最高兴的要属孩子们,而这其中唱戏更是重头戏,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赶来听唱,赶集的人们争先恐后、前呼后拥,到处人头攒动,甚是热闹,尤其是集市的中心十字街,更是拥得水泄不通,让人叹为观止。相传,高平的夜集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当时村里相继出了几个在朝廷为官的,他们告老还乡后,家置良田千顷,家丁伙计数百人,为了给伙计们加油打气,每年八月十二晚上都要宴请这些下人,希望他们能及时的收好秋、种好麦。善于经营的商户们,看好这个商机,早做准备,推出各种各样的美食,在八月十二这天晚上纷纷上街出卖,这样东家既省了很多心,商户又赚了一些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一约定俗成的规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这一独特的集市——夜集。经久不衰,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夜集这天,随着天色暗下来,大街上的小摊也越来越多。那红色桐油伞下已经是灯火通明,这下面全都是香喷喷的熟食——刚出锅的猪脸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金黄的烧鸡透着浓郁的香料的味道,褐红的牛肉一块块堆在木案板上。卖枣、梨、苹果的,烤面筋的、摊杂粮煎饼的、炸小鱼的、炒栗子的、蘸冰糖葫芦的……几乎都是和吃有关的。一家蛋糕店前的月饼摞成了月饼墙,摊主自豪地说有十几样不同的馅料可供选择;卖甘蔗的娴熟地削皮、砍段,忙得不亦乐乎;打火烧的把面片在案板上摔得脆响,十分熟练地抹油、打卷、按压、烘烤。除此之外,游乐也是夜集的主题——蹦蹦床、转盘车、游戏机、是孩子们的最爱,还有五光十色的儿童玩具,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夜集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前来赶集的人也越来越多,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来凑凑热闹,他们或串亲戚,或找老友叙旧,也直接带动了这里的餐饮经济,各个饭店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如今人们又把这一节日变成了尊老爱幼的举动,赶夜集的人们都会给家中的老人购置各种可口的食物,给孩子们挑选各种各样的玩具。所以,这里的人从小就对夜集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无论在外地工作、经商还是务工,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回来赶夜集,这大概也是一种乡愁吧。月是故乡明,夜集紧连着中秋佳节,每一个团圆时刻,更是出门在外的游子们思乡回归的季节。忆乡愁,思回归,夜集或许也是对游子们的召唤,希望他们回归家乡谋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助家乡建设。滑县的老乡们,你赶过高平集的夜集吗?你记忆中的夜集是什么样儿的?你的老家还有哪些风俗呢?欢迎留言分享!(文图‖胡子竹胡子彬内容节选尚升华《赶夜集》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