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宁可不吃肉,也要吃这肾之果还是
2025/4/20 来源:不详转眼,已经到了深冬时节,此时,“干燥”“寒冷”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这个时节,正是进补的好时间。中医讲,冬主藏,五脏之中,对应的便是肾,因此冬季最宜补肾。那么冬天补肾,应该吃点什么好呢?不如吃点“肾之果”——板栗吧!
它是“肾之果”,也是“脾胃守护神”板栗吃起来粉粉糯糯,味道清甜可口,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深受人们喜爱。
从营养角度来看,板栗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1和B2、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一般干果都高,其中维生素B2的含量是大米的4倍,每克干板栗或鲜板栗含有24~25毫克维生素C,这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几倍。中医认为,板栗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等功效。其中,板栗尤以补肾之效最为卓著,因此又被誉为“肾之果”。中医认为肾主筋骨,中老年人常出现的腰腿酸软、四肢疼痛等不适,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这时候,嚼食生栗子仁,可以起到补益肾气的作用,能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等症状。
除了补肾,板栗还是“脾胃守护神”。将板栗煮熟吃,有不错的养胃健脾功效,尤其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日常食用,常表现为体倦乏力、形体偏瘦、胃口较差。但要注意的是,板栗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含量也比较丰富,应该适量吃,最好做成菜吃,不要在饭后吃,不能以板栗代饭。此外,板栗热量高(10颗板栗的热量约千卡,相当于一小碗米饭),且吃多了容易产气。因此,糖尿病人、经常便秘或肠胃不适的人最好别吃,普通人一次也不宜吃过多,最好别超过10颗。
板栗这样吃,味美又养生
1.板栗鸡脚汤材料:鸡爪10只,瘦肉克,板栗90克,胡桃肉60克,陈皮10克。做法:将以上各项清洗干净,加入清水,文火慢煨3小时。功效:补肾强筋,健脾气,适用于肾气不足、腰膝无力、头晕眼花、夜尿频多、脾虚久泻等症。
2.板栗烧鸡材料:准备去壳新鲜板栗克,新鲜鸡腿克。做法:锅中热油放入板栗炒到表面变色后捞出备用,再次放入葱姜片爆香,倒入鸡块翻炒;随后调入料酒、酱油、盐、少许白糖,加入板栗;最后倒入开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煮20分钟左右。点评:中医认为,肾亏尿频、腰腿无力者可常吃板栗烧鸡,对改善症状有一定帮助。
3.板栗粳米粥材料:板栗50克,粳米克。做法:煮粥食之。功效:板栗既能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胃纳不佳、腰膝酸软无力的老人服食,对老人肾虚大有裨益。
最后,我们再来说2个困扰大家的问题——
如何挑到好吃的板栗?
想买到新鲜又好吃的板栗,最好选择外壳鲜红、带点紫、褐色、有光泽,尾部有较多绒毛的。外形一面较圆、一面较平的板栗,比圆滚滚的板栗接受的日照充足,味道更甘甜。挑选板栗时,也可以抓一把板栗在手中摇,如果果壳声响亮,则说明果肉已干硬,可能是陈年板栗。如果可以试吃的话,大家一定不要嫌麻烦,尝尝再说。因为好的板栗水分少、肉质细、香味浓、甜度高;反之硬而无味、口感差。
生板栗,如何快速去皮?
板栗味道鲜美,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但是生板栗很难去皮,这又该如何是好呢?下面介绍一下板栗去皮方法:热水浸泡法:生板栗洗净后放入器皿中,加精盐少许,用滚沸的开水浸没,盖锅盖。5分钟后,取出板栗切开,栗皮即随栗子壳一起脱落。冰箱冷冻法:板栗煮熟后将其冷却,放入冰箱内冷冻两小时,可使壳肉分离。这样栗衣剥起来既快,板栗肉又完整。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壹图网。
(养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