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互联网存款栗子学院
2024/10/8 来源:不详白癜风的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01203/8458713.html
最近讨论最多的应该就是互联网平台下架存款产品了。
自12月18日,支付宝全面下架了银行存款(保本保息)的产品,在这之后,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经有近十家互联网平台连夜下线了存款产品。
除了已持有银行存款产品的用户外,其余人员均不能在其理财页面找到“银行存款”这一栏目,新用户点进去产品界面显示空白,只有老用户可以查看。
多家企业对此进行了回应,其中,蚂蚁集团回应称,主动下架是根据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存款行业的规范要求。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互联网存款产品是怎么来的,为何会受到追捧?
其实互联网存款产品,主要是银行提供存款产品,但却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发售,这种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部分中小地方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从全国吸收存款。
由于低利率时代的到来,银行存款利息越来越低,一些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也在下滑,“保本高息”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就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比如有些互联网存款产品,五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以达到4.88%,起存的门槛也低,大部分产品只要50~元就可以购买,再加上互联网操作比较便捷,几分钟就买完了,而且有些定期产品还能支持提前随时支取。
而正常银行存款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5%,可能几年算下来的收益才抵得上互联网存款产品的一年收益,这样一对比,大部分人当然是选择后者了。
总的来说,互联网存款产品门槛低、利率高、存取灵活,自然会吸引到不少储户。
但实际上,互联网存款产品是一个非法的“金融创新”,背后暗藏巨大风险。
首先,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此类金融业务,属‘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
因为在国内,并不是什么机构都可以向公众吸纳存款的,《储蓄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除储蓄机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办理储蓄业务。”
《条例》第二条也有明确规定:储蓄机构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批准,各银行、信用合作社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以及邮政企业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也就是说,只有银行和信用社等才能办理储蓄业务,严格来讲,互联网平台并非《条例》规定的储蓄机构,是不能办理储蓄业务的。
但互联网平台打了一个擦边球,虽然它们只是为客户提供了信息展示和存款购买接口,实质上是通过第三方中介吸收存款的存款营销行为。
然而,这些平台所受到的监管并不像银行那样严格,存在着网络安全、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为了提前预防系统性风险出现,金融监管会越来越严格的,平台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先自主下架,等相应的新规出台,整改后再上线,也无可厚非。
而且这次下架,对持有互联网存款产品的用户没有任何影响,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金融稳定,不管对于银行还是互联网公司,还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好事。
互联网存款存在巨大风险,加上最近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频繁爆雷,对于我们来说,在选择一些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时,还是选合法合规的比较好。
比如可以购买国债;把钱存在受到“存款保险”保护的银行机构;又或者购买受银保监会监管的,能够应对通货膨胀、低风险、复利价值高的保险。
再加上近期监管部门不断出手规范存款市场,在整顿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的同时,还加强结构性存款监管,叫停大型银行“靠档计息”;
常说的保本产品今年也都陆续出现了重大变革,降息静悄悄的来了,我们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利率下行的趋势。
这个时候,如果有产品可以在长时间内锁定一个比较好的利率,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而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是目前唯一可以保本且锁定终身复利不变的金融工具。
同时,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的本质并不在丰厚的投资回报上,它最大的作用还是帮我们锁住长期稳定的利率、锁住财富,安全稳健地帮我们规划好生活。
我们既可以用它们来做强制储蓄,又可以实现教育、养老规划等,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中增额终身寿险,前期现金价值增速快,减取灵活,不限制次数和金额,可以有比较灵活的现金流。
适合有比较明确的理财计划、自控力较强、需要灵活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的人购买。
年金险前期现金价值增速慢,缴费期结束后快速增长,到约定领取时间后,定期领取一定数额,能拥有稳定的现金流。
适合没有理财计划、需要帮助强制储蓄、为人生需要钱的时期存钱(教育金、养老金等)的人群购买。
而且保险公司是受到监管监督的,不用害怕突然爆雷、倒闭,不会将自己的资产暴露在风险下。
无论怎样,我们还是要通过合法合规的一些渠道去购买理财产品,也要看自身需求去安排,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