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张林友发展甜蜜事业,年产蜂蜜1
2023/1/12 来源:不详张林友是一个养蜂人,四十多年的养蜂经历,蜜蜂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最初养蜂,是想靠养蜂赚钱。现在不管亏还是赚,我都愿意养,比起赚钱,养蜂更像我的一种爱好,一天不跟蜜蜂打交道,我就浑身不自在。”
水北街镇翁村马安上演着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四周群山清秀苍翠,山上绿树成阴,各色花儿竞相绽放,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村中成千上万只蜜蜂飞舞,张林友正忙着采集花蜜。
张林友,今年72岁,有着四十多年的养蜂经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初的几群土蜂发展到现在的多箱中蜂,把“甜蜜事业”做得红红火火,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蜂王”。
张林友与那些风餐露宿,与蜜蜂为伴,在辛苦中收获甜蜜的养蜂人不同,他守在自家大门口,不用外出就能收蜜,过着颇为自在的幸福生活。
“我们村历年来就有着保护生态的传统,这些年来,大家宁愿日子苦点,也不动山上的一草一木,村子四周有着绵延10里,面积多亩的生态公益林,这上好的环境给蜜蜂提供天然的蜜源,也酿出了马鞍源独有的口味蜂蜜。”说起自己的村子和蜂蜜,张林友颇为自得。
学无止境。养的时间长了,也就能摸索出养殖蜜蜂的一些规律。”张林友说,他还向我们展示了他最新“张氏收割蜂蜜技术”,蜂箱里的蜂框,原先都是整片的,取蜜时放入摇蜜机,虽然摇出蜂蜜,也把里面的幼虫给破坏了,影响蜜蜂的成活率。而现在把蜂框分上下两层,只要把上面一层拿出即可,这样节省劳力,又提高幼蜂的成活率。
张林友说,这些年几乎每天都被蜜蜂蜇,现在手背上密密麻麻的黑斑,就是被蜜蜂蜇的。每年的五月,山上的槐花、栗子花等花开始,都是最好的蜜源,这时也进入了蜂蜜的高产期。为保证蜂蜜的浓度,他一般都会选择在次日上午收割前一天蜜蜂采回的蜜。他说,蜂蜜经过一夜的风干,水分会很少,由于货真价实,他家的蜂蜜不出家门就卖光了。年景好时,80箱蜜蜂,一年能产蜂蜜多公斤,年收入可达8万元。
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向张林友学习养蜂技术,张林友的“甜蜜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蜂蜜不仅在福州、厦门等地销售,还卖到台湾、马来西亚。去年,合作社销售9吨蜂蜜,年收入万元。今年预计可产蜂蜜15吨,销售额在万元左右。
看着蜜蜂在空中飞舞,听着蜜蜂嗡嗡作曲,感受着蜜蜂在手上痒痒爬动,张林友觉着这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感觉。他认为养蜂虽然是个苦力活,可每次取蜜时是最幸福的。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