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英灵还家山
2023/5/27 来源:不详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7325.html
本文转自:京报网
昨天上午,八达岭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延庆区为陈连才烈士举行迁葬仪式。清明节前,许万荣烈士的遗骨也将迁葬至四海烈士陵园集中维护。这是延庆区近年来迁葬至陵园集中维护的第三批烈士墓。
昨天,陈连才烈士棺椁迁入四海烈士陵园。
子弹把他心脏都射透了
“我叔叔被抬回来的时候,我母亲看见筷子那么粗的枪眼,把心脏都射透了,还流着血。”63岁的许德龙清晰记得,母亲生前讲了无数次的叔叔的故事。
许德龙称呼的叔叔就是许万荣烈士。许万荣生于年,是延庆区四海镇岔石口村人,年4月参加革命,年3月在延庆县营盘东坡牺牲,牺牲前是怀柔县交通员。“我的叔叔是在给部队送信途中,遇到土匪抢劫,在反抗搏斗中被杀害的。后经政府部门调查,土匪并没有搜到我叔叔送的那封信,叔叔被杀害前悄悄销毁了那封信。”许德龙回忆说。
令人感喟的还有陈连才烈士的故事。陈连才于年参加革命,牺牲前曾任四海县区小队班长,年在延庆刘斌堡村南河套光荣牺牲。“我爷爷和爸爸走了20里地把叔叔的尸体背了回来。看到叔叔牺牲时的样子,爷爷伤心得吃不下饭。”陈连才烈士的侄女陈淑华回忆道。
我走了,这烈士墓谁管
3月下旬,几场春雪后,延庆四海镇连绵的大山披上了白衣。岔石口村西山坡下,许德龙手持铁锹、挎着装满鲜花的竹篮,往山上走去。这是许德龙又一次上山扫墓。
上山的路是一条山民踩出的小路,只容一人通过,两侧楸树、连翘等灌木齐腰高。用铁锹铲开半消融的冰碴子、拨开丛生的荆棘,许德龙缓缓前行,平时仅用20多分钟的上山路这次花了40分钟。
半山腰间,一座一人多高的圆锥形土坟跃入眼帘。坟上草木蔓生,一旁的核桃树、栗子树迎霜傲雪、昂扬挺拔。土坟就是许万荣烈士牺牲后,家人安葬他的地方。许德龙铲雪、培土,然后倒上三杯酒,献上了鲜花、点心、果品。
为叔叔扫墓,是许德龙从记事起就坚持的一件事。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两人并没有血缘关系。“我母亲是许万荣的妻子。他牺牲后,我母亲改嫁给同村姓许的人家,然后生了我。”许德龙对记者说。
即便是这样,自年许万荣牺牲至今73年间,母亲和许德龙还是为许万荣扫墓。“从小,母亲就时常向我讲起许万荣烈士的故事,每年逢春节、清明、‘七月十五’、‘十一’等日子,她都要带着我上山扫墓。母亲去世后,我就接班,坚持到现在。”
令人感动的是,许德龙的父母也一直赡养着许万荣的父母,为他们养老送终。“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我把许万荣当作我的亲叔叔,把许万荣的父母当作我的亲爷爷奶奶。”许德龙说道。
然而,这些年,许德龙上了岁数,身体不如以前硬朗,上山扫墓一年比一年费力。“我最担心的是,有一天我走了,这烈士墓谁管?”许德龙心里一直有这个隐忧。
同样,陈连才烈士的侄女陈淑华也有自己的担忧。“现在叔叔的坟靠路边,成了孤坟,而且坟在耕地里,总有一天要面临迁移的局面。”她说。
迁葬陵园,千万人祭奠
为叔叔迁葬,许德龙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
事情还得从今年3月初说起。当时,许德龙找到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想为许万荣烈士重新立碑,申请家属自行维护的立碑补贴。
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实地调查后,工作人员刘倩倩、张琦给他带来一个消息:只要维护人同意,延庆区可以将烈士尸骨迁葬至陵园集中维护,不仅墓和碑都是新的,而且每年有更多人祭奠。起初,许德龙还有些犹豫,“守护烈士墓是母亲的嘱托,看不到烈士墓,我不放心,而且也不知道烈士陵园环境怎么样。”
为了打消许德龙的顾虑,刘倩倩和四海镇的工作人员带着他来到四海烈士陵园。看到陵园松柏常青,环境整洁肃穆,许德龙稍稍放下了心。“烈士墓在山上平时只有您祭奠,迁葬到陵园,国家统一管理,每年清明节,学生、机关干部都会来给他们扫墓。”刘倩倩一席话,说到了许德龙心坎里。“您说的对,在山上是我一人扫墓,迁到陵园则是成千上万人祭奠。”许德龙拿定主意,将守护烈士墓的接力棒交给更多的人。
“这儿离家不到4公里,以后我还能骑着车来这看我叔叔。”在陵园里,许德龙为许万荣烈士选好了新墓位。4月4日,许万荣烈士将被迁葬至四海烈士陵园。
同意迁葬的还有陈淑华。“迁到八达岭烈士陵园就不是孤坟了,希望更多人能传承烈士遗志。”她说道。就在昨天,延庆区为陈连才烈士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迁葬仪式。
让每座烈士墓都得到照顾
延庆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也掩埋着无数英魂。如今,仍有不少散葬烈士墓分布在山间、地头、路边。随着岁月流逝,维护这些烈士墓的亲属相继离开,烈士墓渐渐疏于维护。让每位烈士都被铭记,让每座烈士墓都得到最好的照顾,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走访、征求相关人员意见的基础上,为散葬烈士“安新家”。
“除了今年清明节迁葬的这两位烈士墓,目前延庆有86座散葬烈士墓,分布在18个乡镇、街道。”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耿书慧说,在战争年代,很多烈士牺牲后,家属都将他们安葬在自己坟院里。前些年,很多散葬烈士的直系亲属都还健在,他们更想亲自守护烈士墓。随着时间推移,许多烈士的直系亲属先后离世,将散葬烈士墓迁葬至陵园集中保护性维护,逐渐成为烈士褒扬工作的重点。
年,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了“妫川巾帼英烈守护队”,专门负责烈士寻亲、寻尸骨、红色祭奠等工作,刘倩倩就是其中之一。在她手里,有一张家属自行维护的散葬烈士墓统计表,上面详细记载了烈士、烈士墓、烈士家属的信息。每年清明节前,他们都会按照表中的信息走访重点烈士墓。
“今后,散葬烈士墓可能都将被统一管理。”耿书慧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座烈士墓都得到最好的照顾。
新闻链接
多块青砖焕新烈士墓
保护烈士墓,各区措施不一,除了迁葬,还有修缮。
去年10月起,密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为全区零散烈士墓修缮“新家”,散落在田间地头、浅山背坡、深山密林中的土墓将用青石加固,竖立石碑记载烈士生平事迹。“修缮一座烈士墓就需要多块青砖。”修缮负责人常英华说。
抗日战争时期,密云曾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丰滦密联合县,很多英烈埋骨于此。现在密云区共有烈士纪念设施24处,分布在全区12个镇的23个村,由区级部门统一看管,另有零散烈士坟81座,由各自的家属后人看管。
自去年10月修缮工程启动以来,修缮计划已增加至60多处,预计将于5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