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2023/8/7 来源:不详白癫疯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html白癫疯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html白癫疯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html
全中国网友都因为一个字吵翻了。
吵着吵着,还吵上了热搜第一。
这是出自中学必背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句,99%的中国人都学过。(机哥小时候还被罚抄过)
可吊诡的地方就在于。
有人觉得自己学过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有人却是坚定认为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因此,网友还自动分裂成了「是人派」和「斯人派」两大阵营。
机哥看了看评论区,真就谁都不服谁。
整体来说,站「斯人派」的是占大多数的。
从官方投票结果看,20万人参与,「斯人派」以83%的得票率,牢牢占据上风。
实不相瞒,机哥也是「斯人派」的一员。
数据一出,很多人都觉得稳了,总不可能这么多人的记忆同时出现偏差吧。
可「是人派」却拿出了证据。
92版、01版和16版的人教版语文书,白纸黑字都写得清清楚楚,原句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且人教社下场给出答案,语文书上写的一直都是「是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实少数「是人派」才是正确的。
一下子,「斯人派」瞬间信念崩塌。
有些接受无能的网友直接表示,这个地球出bug了。
咳咳,机哥觉得还不至于。
毕竟,「斯人」版的教材也有,有网友就拿出了自己学过的课本。
可从网友晒出的不同的教材版本来看,「斯人」版有但不多。
换句话说,真正学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网友,远远达不到83%的比例。
至少,机哥学的人教版的「是人」,但记的却是「斯人」。(罚抄白抄了)
一个人记错就罢了,辣么多人都齐齐记错的话,让机哥对自己接受过的九年义务教育产生怀疑。
难道…是哪个巫师给我们施了遗忘咒么?
此时此刻,机哥只想用时间转换器穿越回两千多年前,向孟夫子本人求证,正确版本是“是人”or“斯人”?
有网友对此解释称,共同记忆产生错位,是受到影视误导。
机哥jio得,是合理的。
虽然不想承认。
机哥就因为一只猪,一直将“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句,记成“此恨绵绵无绝期”。
实际上呢,这两句诗是将完全不同的两首诗各抽出一句,混合加工的结果。
而且嚯,这种被影视谬误导致的记忆偏差的情况,不在少数。
机哥举个栗子。
《木兰辞》的最后一句,正确的句子是“安能辨我是雄雌”。
而非综艺中的“雌雄”。
星爷《审死官》电影中,将两情若是“久长”时,读成了“长久”。
好在字幕上有做更正。
这种误区由于读音字意都过于相近,不易被人察觉。
长期在这类影视综艺洗脑下,将大部分网友记忆带偏,也是有可能的。
而此类现象有一个学术名字,“曼德拉效应”,即大众的集体记忆与现实存在明显的偏差。
教科书会被影视剧篡改记忆,但影视剧由“曼德拉效应”引起的无头公案也有很多。
前段时间,《甄嬛传》中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争议的焦点是:
剪秋有没有打开食盒。
如同现在的“斯人”“是人”之争,当时也是各分两派,很多网友信誓旦旦称绝对看到过的。
有的网友甚至将当时时间、地点、人物、场景、动作、台词,都记得清清楚楚。
但,没证据。
为了场景还原,「打开派」的甄学家直接成为中灵魂画手。
就这么,给直接给画了出来。
关键是,不同的两个画手画出的场景,是一致的。
而且,还获得了众多「打开派」网友的肯定。
这就表示,不止一人以上看过相同的画面。
而甄嬛传十级学者们戴着显微镜,重温这部剧全集以及花絮,就连当年DVD都翻出来了。
依然没找到该片段的线索。
但就算没有实证,「打开派」还是不相信记忆造假了,并试图归因于版本不同。
正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演员本人手拿剧本和原版DVD站了出来,肯定地说,并没有这个片段。
难道,真是网友无中生有,不约而同的脑补出一个都没看到过的画面???
好家伙,这可比“斯人”“是人”更加玄学。
而且嚯,此类情形还不少。
比如机哥童年阴影之一,黑猫警长有一集讲的是母螳螂吃公螳螂,很多人都有印象。
可长大后,阴影就物理消失了。。(阴影更大了)
就连童话故事,也和小时候不一样了。
就连游戏圈也触发了曼德拉效应。
怪物猎人的“恐暴龙吃自己尾巴”游戏设定,很多人都说见过,一吵就吵了十多年。
为了找到实拍视频,有人还发起了元的高额悬赏。
以上这些,都列入了机哥的十大未解之谜。
好在,有一些是可以证“存在偏差”。
比如,“元芳你怎么看”这个表情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句话是出自《神探狄仁杰》系列剧集。(机哥也是)
毕竟,百度百科也是这么写的。
直到演员本人亲自下场回应了,戏里压根就没有这句台词。
许多网友表示不能相信。
可有人翻遍了狄仁杰全系列剧集,也没找到这句话。
实际上,“元芳你怎么看”只是表情包的配图文案,但由于传播太广,让大部分的人都搞混了表情包和原句台词。
还有……
那些年追的女孩,里面没有“过”,但追过的女孩更顺口一点。
以及最最经典的,五十六个“星座”和五十六个“民族”之争。
都是把传播更强的词句,覆盖原句的典范。
这年头,连记忆都不能相信了。
或许,机哥是时候学点魔法,给自己上一个大脑封闭术。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