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食品究竟是养胃还是伤胃呢

2022/6/30 来源:不详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补中益气,健脾暖胃,常用于脾胃虚寒的腹泻以及消渴尿多等多种疾病的预防与调理。可是却说老胃病不要吃糯米做的东西,不好消化。

糯米食品究竟是养胃还是伤胃呢?

这个要从糯米的分子结构说起。

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糯米等等,淀粉都是这些食物中主要的物质。淀粉的构成方式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淀粉类型在各个主食类食物中的比例不同。普通的大米中约有25%~30%左右的直链淀粉,剩下的是支链淀粉。

而糯米几乎全部是支链淀粉。淀粉糊化需要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糊化温度也就越高。含支链淀粉的糯米,糊化温度低于大米,在热水中更容易糊化,糊化后易被机体吸收,也就不难理解“健脾养胃”缘由了。因此当受寒腹泻时,喝一碗暖暖的糯米粥更舒服!

那为什么我们总感觉粽子吃多了会难受呢,它不也是用糯米做成的吗?

支链淀粉还有一个特性:它的黏性比较大。经过熟制后的糯米食品,质地更为紧密,若是换成泡发前同等重量的大米食品,掌心大小的白糯米粽就是两碗白米饭。

其次,我们在包粽子时为了使烹煮不漏米,都会对其中的糯米进行挤压,再加入咸蛋黄、猪肉、栗子、红枣、豆沙等馅料,用荷叶包裹、绳子紧紧缠绕做成粽子。原本简单的糯米饭团,成了含有脂肪、胆固醇、糖的“三角八宝饭”,大快朵颐之后,胃肠负担加重,引起“食滞”。

有一款粽子叫做凉粽,顾名思义就是放凉了再吃,或者放到冰箱里冰镇一会再食用。此类粽子经冷却贮藏后,失水变硬,更不易消化。

由此可见,糯米容易消化。养胃还是伤胃主要与食用糯米的量、烹饪方式和温度有关。因此,对于胃肠功能弱的人、建议食用刚烹饪好的、热的、少油少糖的糯米食品,比如糯玉米、糯米粥、小块热粽子;对于胃肠功能正常的人,冷热食用均可,食量取决于自我体重管理的要求。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院杨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