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无为的普通人不甘现状又不思进取,依然

2022/6/6 来源:不详

专家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标题这个疑问句其实挺复杂挺不好解,开头的第一句话也并非回答,但与本文多少又有点关系,无需太在意吧,单纯的喜欢《道德经》才放上来而已~

要解这个题的话,得先摘几个词语出来,比如普通、比如精彩,咱们就从这儿切入。

01

普通

看到小节标题的词语不要失望,换个词,从“天人合一”开始是不是能更有吸引力一些?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知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个就有意思了。

从宇宙的视角来看,剥离到更长更远去看,个人的烦心事儿也好,朝代更迭国家兴亡也好,这些是否还那么重要?

答案很明显,不过……生命就是奇妙,某件事就是重要,某个人就是重要。

这其实并不矛盾,或者说在我们有了思想,开始去给各种事物现象下定义时,这种相对的情况就会无法避免一直伴随。

人从思想到下定义,这其实可以单拎出来写一篇,以后再聊,在这儿先不讨论。毛选中最经典的《矛盾论》也值得好好聊聊,看缘分再写吧。

生活中相对的情况太多,所以我们知道生命渺小,但并不妨碍我们去尽情体验世间的喜怒哀乐。

那又怎样尽情的精彩呢?

先来看看“普通”。

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安稳的环境,有时间去“吃饱了撑的”思考些所谓的人生意义、如何改变自己等等问题。

看着那些伟人故事也好、行业精英也罢,难免去崇拜、去羡慕,这就是普通人了吧。

但刚才我们提到了相对的情况,在宇宙的视角里,伟人、精英重要吗?

我们也提到了生命的奇妙,每个人是否独一无二,生来本就有它的意义?

拿自己去比较,用严苛的眼光审视自己有必要吗?没必要!

如果这篇文章从第一个字看到这里,那至少您是一个想要思考的人,这不令人高兴吗?

无论您是沉默安静还是率真热烈,内向独处还是外向交际,完全的接纳自己,这样就不拧巴不别扭、温润圆融了,多好~

“我”就是“我”,好喜欢这样真实的“我”。

到这儿,如果您不再纠结“碌碌无为、普通”这种字眼,跟自己和解了,咱们往下看。

02

精彩

我们接纳并喜欢了自己,那是该做一些什么了。

相信您已经有很多想法了吧,羡慕别人什么,自己也想做到,或者家境还算不错,没什么特别想做的。

但既然不甘了,就还是想要做出改变。

那我们再来个漂亮的词语,从“知行合一”开始。

注意下,不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本就是知行合一的,或者换个说法,“改变习惯”这种词语好像太老套,我们就叫“变换规律模型”。

说实话这一步好难,但好在我们有了之前的铺垫,接纳并很喜欢我们自己。

知行拆开来看,就是感知和行动,我们每个人的生长环境都不同,人、事、社会、文化等等都在不断的给我们感知,我们做出行动影响感知,最终形成了我们当前这个人的“规律模型”。(这个也可以单独写一篇)

总之您要知道,感知在影响行动,行动也可以重建感知。所以,“变换规律模型”的重点在于“行”。

比如,演讲、学自行车、滑雪、游泳等等,第一次会紧张害怕,但每一次的重复会覆盖上一次的感知,最后会变的习惯。

所以知行合一的重点在于有意识的去“变动”,而这个“变动”最好是从量级小的事情开始,你说想瘦身、想背单词、想学习某项技能等等,这一听就是消耗精力量级大的事情。

我们之前有了接纳喜欢自己的铺垫,从小事开始就是要强化这个喜欢,告诉自己你就是你想象的那种人。

什么样的小事?比如这样一个场景,想买点草莓吃(或者什么需要出去买的都行),网上买的不一定好吃,附近的市场就有又大又新鲜的可以买,这就需要穿衣服出门了。

可是好懒啊,不想动,但想吃就不得不出去。

出门了,现在是要带懒惰的情绪去买吗?

已经出来了,这时首先要回想起来的就是第一点,接纳喜欢自己,不愿动很正常啊,我就是这样,没什么,事情已经去做了,就跟自己和解。

这时候可以趁机去做“知行”里的“变动”了,走路去市场,那是不是可以昂首挺胸、神清气爽一些?这个很简单吧,是量级很小的事情。

尽量去做这些很简单、量级很小的事情,一点点的告诉自己,你就是那个很优秀的人等等,具体想是什么样的人当然看每个人不同的想法。

这个‘栗子’很生活化很细微了,但整个过程描述出来其实是失真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明悟各个观念后的状态,能心灵相通的自然能做到,不然真不好按步骤去指明。

再举个大点的‘栗子’,我从斤瘦到斤,这个是不是很优秀的事情?量级很大的事情?这个是不是更让人喜欢自己?多去回想和做一做这样的事情吧~你就是那个无与伦比的。

03

总结

虽然说描述的东西有点只可意会,但我也尽量总结出来了一套公式,有没有用就不知道了,我自己的理解是很有用,大招来啦~

接纳喜欢自己,这个是前提,不和解就没必要往下继续了。

从量级小的事做起,这是为了正向增强对自己的喜欢。

做到了任何事,都可以告诉你自己,你就是那样的人。

想做的事、想要的东西,越具体越好,从第2点和第3点不断去循环。

注意最好明确自己想要的,拆解细化的粒度尽量小。

最后,别指望一篇文章能改变什么,多去尝试,多去探索,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终有适合自己的。

落英细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