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培养

2022/6/24 来源:不详

点状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48.html

这是一个很深刻、很宽泛的问题。数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科学,可能是全宇宙通用的语言。老彭尝试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尝试着聊一聊,希望能给个位家长朋友一些启发和帮助。

老彭偶然在电梯里听到,附近小学举行了一次《数学核心素养测试》(我事后打听了才知道这测试名称,当时只听学生和家长说的是“奥数”)。在那个男孩没什么底气地说出一个“3”字头的分数后,明显感觉狭小的电梯空间内气氛有刹那的凝滞,作为从孩子过来的家长,我们都懂那种压抑。随后,孩子的一句“全班最好的才考××分”后,我提着的心才有所放松。

其实挺同情现在的小学生,他们现在学的内容比我们80后、部分90后难得多,题目也“古怪”的多,4年级后,考95+就比较吃力了。

我们那会的小学数学难度基本就现在的数学《课堂作业本》的难度,有观察对比过的家长都应该明白,这《课堂作业本》是除了《口算》以外,最简单的数学作业。前两年的数学配套练习还会更难一些(现在因为众所周知的政策,大部分配套练习都降低了一些难度)。你要知道,我们中国小学三、四年级数学题目难度就相当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初中的难度了!

感叹过我们的小学生的不容易,接着我们说回文章标题内容。

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简言之,计算准确,解题精准。我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用知识解决问题。做到这点的前提就是,首先要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然后做题时候灵活、准确地运用,再高一层次:灵活、准确、大胆地运用!

在做到上面这些还有一个前提:允许孩子犯错,鼓励大胆尝试,严肃求证。下边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花了几秒钟?是不是有种想考考孩子的冲动?

3、2、1!公布答案:填“=”。

有没有在心里给自己的快速计算能力点赞?但是,这类题目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加法计算从低位开始,个位上都是“4+7”,十位上都是“6+9”,百位上都是“4+2”,千位上是1……这个思考过程跟进位无关,就是加法的性质:4+7=7+4;6+9=9+6……他们答案是一样的,学习时候提示学生归纳知识和规律。如果只是一丝不苟地把它做成计算题,孩子就失去了一次更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机会。

再来举个栗子

请看:

3、2、1!公布答案:填“<”。

这道题看起来是一道计算题?其实是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知识运用!观察下列表格: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为18㎝可知,它的“长+宽”为9㎝,在两个数和不变的前提下,两个数的差越小,它们的乘积越大(到小数部分也适用,感兴趣可以自己试试)。通过知识的运用,三位数乘法变成了加减法,难度降低了,正确率就可能提高了。这就要求在学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内容时,在填到上图这个表格时候做更多的思考,而不是“我做完了”了事。

再来看一个综合度比较高的题目:

这道的第一步突破口是三年级学过的“鸡兔同笼”内容,再需要较强的思维:去时上、下坡,返回时即是下、上坡;

如此多的计算步骤,是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的,这么“烦”的步骤其实考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通俗地说就是条理性:需要哪些数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上坡”“下坡”的转换。我们平时就需要孩子明白,你求的是什么,什么用?这个数据怎么来的?这就是思维。

数学是需要计算没错,计算是数学的基础,但那只是基础,不要把孩子的数学教育简单地想成列出算式,答案算出来。

再举最后一个例子:

这道题需要用到:被除数、除数、商三者间的数量关系转换的知识,估算,以及熟练的表内乘数法。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呢?

这种题目对于平时偏好用计算解决问题的学生是不怎么“友好”的,因为这一串解题过程都没有算式可以列出并计算,都是结合所学知识的判断,需要在大脑里思考完成,对抽象思维的要求比较高。

记住,所谓的难题就是简单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平时做题时多想,多归纳,做到每道题对应什么知识心中有数。

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这么学习的,做任何事情努力就好,然后坦然接受结果。最后,我们文章题目为什么叫“《(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培养?”,为什么加小学两个字?因为,小学不能尽量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话,初中就很难了,初中的计算更复杂,题目更抽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