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习子规啼血又清明

2022/7/22 来源:不详

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麻城文学微刊云峰诗友会‖云峰现代诗诗友会‖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云峰现代诗诗友会‖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链接:卷一

卷二

卷三

子规啼血又清明

陈为习

清明,于物候方面而言,正是天清地明、万物生长的时节。此时兰草吐出清幽的芳香,桐花绽放白里透红的花朵,为暮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年年清明时分,春雨淅沥,子规啼鸣,一座座坟茔之前青烟袅袅,又给扫墓的人们平添几分悲戚。空气的清朗,花儿的芬芳,依然无法过滤我们的思念与哀伤。今年清明节,我一如既往地回去扫墓。只是这几年因为疫情防控,很难像以往那样约上亲人们一同去扫墓了。我更没料到,在清明节过后,我会听到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

01

·

我要去扫墓的地方有好几处。第一处是在去万古寺的路边——那里葬着我的母亲。因为祖坟山上已经没有合适的墓地了,所以母亲去世时,我们家人商量另外找一个地方。后来经过道士认可,大家就选中这个地方。母亲为养育我们兄弟姊妹,年轻时吃了不少苦,年老以后,生活条件好了一些,但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我还清楚记得她八十岁以后,经历了两次摔倒。一次是在大门口,因为眼睛患白内障,走路没看清而被绊倒了,头部撞了好大的口子,医生缝了好几针。(后来母亲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视力有所恢复。)还有一次是被电动三轮车撞了,虽然没有骨折,但有近一个月行动不便。第二次受伤时,我哥哥在附近做事,顺便照顾母亲。我和妻子都在学校做事(一个前勤一个后勤),都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她,所以很愧疚,就每天上午炖一次汤,再做好饭菜,用保温桶装好送回去。后来母亲慢慢好了,就坚决不让我送饭菜了。母亲是在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十四)去世的。她本来在九月底十月初就起病了,一直说心脏不舒服,医院诊治。我们知道她担心自己年纪大了,医院坚持不住,也怕花钱,就答应了她的要求。她的生日是十月初十,但从初七初八起就吃不下什么东西了,只是喝一些水。过了生日以后,就基本上水米不进,整天处于昏迷状态。虽说那一年她已经满了87岁,但看到她那十多天一直受着病痛折磨,我们都很难过。母亲走的时候神色平静安详。她觉得不仅子女都长大了,连孙子孙女也差不多都长大了。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可是她真的进了棺椁以后,我们还是忍不住难过——因为从那天以后,我们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妈妈了。母亲的墓地坐北朝南、冬暖夏凉,似乎风水不错;只是这里略显孤独了些。当然母亲生前很多年就已经习惯了孤独。早在年秋季,父亲就过世了。那时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还没有领过薪水,没谈过女朋友,更谈不上成家;可是父亲去世了,我的天就塌了。

02

父亲走的那天好像是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和哥哥都在附近的野外打栗子,就听到嫂子仓皇的哭喊声:“爷走了!”我们连栗子都顾不得捡拾就赶紧回去。我晓得父亲有肺心病一直在喝药,但我万没料到他走得这么快。我抚摸他还带着体温的胸口,却再也感受不到他心脏的跳动。父亲一生真是太苦了。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他没享过一天福。据说他幼年丧父,祖母带着他改嫁到了陈家山;后来他长大了,又带着自己年迈的母亲回到桂家垱。虽然他是党员,也在专业队负过多年责,但生性正直的他没有为自己捞到一点好处。又加上为了让我们几个读书,日子更加艰难。到了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饿肚子的情况没有了,可是家里没什么经济收入,就只是栽桑养蚕、砍树烧炭,还远远供不上我读书需要的费用。我常年在学校读书,但是寒暑假也经常参加生产劳动,比如除草、施肥和收割等等。但我做过最苦的莫过于挑草头和烧炭了。所以,父亲在老年还吃那么多苦,甚至借债供我读书,让我很过意不去。父亲没读过什么书,但从他能拉胡琴,能唱彩莲船,能讲《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等等,就可以推测得到,如果有条件,他是很有读书的天分的。因此哪怕在不很重视读书的年代里,他也是不遗余力供我读完了大学。父亲的坟在祖坟山上。那里有跟他同一辈分的,也有比他低一辈但年龄相仿的;而那些没有尽天年的人的棺椁,就没有葬在祖坟山。譬如我的大姐和嫂子。

03

大姐比我年长十几岁。她是个哑巴,跟我们说话只能打手势。因为身体一直不好,她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从事什么重体力劳动,只是放牛、扯猪草和烧火。有一次她因为不小心让灶门口着火,还挨过打骂。可能因为年龄隔得远,大姐很疼爱我这个小弟,总是让着我。说来惭愧,我小时真不懂事,还欺负过不会说话的大姐;但稍微长大一些,也学会体谅大姐,为自己小时候的不懂事而道歉。但是老天还是太残忍了。就在我读初三的那一年,大姐还是走了,据说是害肺病走的,走时大约只有三十来岁。她的棺椁埋在塆子北面的小山洼里,挨着我的三姑。而后过了大约十年,我的嫂子也葬在那里。

04

嫂子过世那一年,我的第一个孩子刚刚出生不久;而她自己的两个孩子,也就是我的两个侄子,分别只有8岁和6岁。据说嫂子是和塆里人口角之后,一时想不开而过世的。当年的是非曲直,我也不想多说。说来说去,主要是因为当时村里太穷了,而哥哥也过于善良,嫂子感觉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于是寻了短见。从那时起,我的母亲就负责照看两个孙子,哥哥就拼尽全力干活,养活一家四口人。好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两个侄子都健康长大了,都买了房子。尤其第二个侄子工作没几年就买房子、成家,还买了小车子。按理说,嫂子如果泉下有灵,也应该知足了。

05

人生在世,就算拥有再多的财富,到离开世界时也无法带走分文;反之,就算生前经历再多的苦难,等到他离开这个世界时,也就彻底解脱了。而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着坚持活下去的人,可能并不会轻松一丝一毫。我的哥哥就是这样一个历尽苦难的人。哥哥大约十六岁就从龟山高中毕业,开始了农业生产劳动。我虽然长期读书,但也在寒暑假体验过生产的艰难。我们塆子偏僻闭塞,出入交通不便,用一句夸张的顺口溜就可以得到证实:“桂家垱,四面上,走一脚,退一丈。”至于挑柴挑草头挑粪,都要走陡峭的山路。还有一点就是田地面积狭窄,土地瘠薄,田岸地岸却出奇的高(“高岸村”名副其实),做工大,“耗子(田鼠之类)”多,吃力不讨好。可想而知,只有十六岁、身子骨还未长结实的哥哥,从事生产劳动要受多少苦!好在八十年代初,我们隔壁村建了砖瓦厂,老实勤快的哥哥被选到砖瓦厂做了几年。但大约在年,哥哥就结婚了,也就离开砖瓦厂,继续务农。新世纪初,他的个孩子刚刚成人,就都到外面的工厂打工去了;哥哥觉得守着老家的田地也不会有多少收成,也投入了打工潮。哥哥进不了工厂;而且家里还有老母亲,不能整年不回来,就选择跟打井的包工头干活,前后干了快二十年,也跟老板和同事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我们也觉得哥哥身体还不错,今年也只有63岁,虽然嘴上说过:“孩子都大了,再不要到外面干那样的苦力活了!”可是一遇到他要坚持,我们也就没有真心实意的阻拦他。今年元宵节那天我去祭祖,还在他那儿一起吃了午饭。据说第二天他就去武汉做工了。哪里料得到,那一次竟是我们兄弟之间的永诀。

06

我是在4月6日晚上约10点钟得到噩耗的。

当时我赶到街上堂兄五哥家里,才慢慢了解到事情的始末。据说哥哥那天做事做到傍晚五点左右,突然说了一声心口疼,就倒下去了。工友赶紧叫了急救电话,也联系了老板(注:老板在事后也给予了合理的赔偿和人道主义关怀。这是后话),还联系了同在姐医院请求医生抢救;但哥哥却再也没有醒来。

得到消息,我感觉脑袋一片空白。毕竟这是我的同胞哥哥——不仅如此,年我在武汉做手术需要输血时,当时在武汉医院,二话没说就为我献了毫升的血。血浓于水,如今为我献过血的亲哥哥忽然就没了,我感觉自己彻底崩溃了!

最可怜的是我的两个侄儿,在幼年经历丧母之痛后,现在又要经受失去父亲的打击!

哥哥的遗体是在6号晚上运回来的。

第二天,我们给他换寿衣,摸着他已经冰凉僵硬的手脚,真的感到痛彻心扉。毕竟他只有63岁,而且看起来身体还硬朗;谁会想得到,他没个什么征兆就突然倒下了呢?

我还记得母亲辞世的那几天,每天夜里,我常常听到哥哥梦寐中的长吁短叹。因为他的大儿子——我的大侄子,都三十多了还没成个家。

如今,哥哥走了;临走的那一刻,他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没有成家的大儿子,以及即将出世的第二个孙吧?

第三天,哥哥的棺椁葬在母亲的坟墓旁边。生前,他为人父,好累好累;如今,他终于放下一切负担,去陪伴九泉下孤独的母亲。

07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也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个人的生死与悲欢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对于失去亲人庇护的人而言,那沉重的打击绝不亚于天崩地裂。

也许时间流逝着,心灵的创伤会慢慢愈合;但年年清明时节,子规啼血之时,又分明会让失去亲人的我们一阵阵揪心。

清明时节,子规啼血,桐花满地。这应当是一个让我们所有人放慢节奏、学会思索人生的节日。

对于为人父母的中老年人而言,面对先祖的坟茔,我们当考虑到人生苦短、来日无多,应当尽量了却夙愿,不留遗憾;我们也该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的道理,不要为了多为子女留一点积蓄,而置自己健康于不顾。因为只有自己平安健康,才能颐养天年,不给子女留下遗憾。

对于子女而言,也许只有在清明时节,他们才会暂时停下匆匆前行的脚步,回望一下父辈远去的背影,回想一下自己从何处而来,以及将要向何处,并认真思考一下,该怎样珍惜余生,珍惜眼前人!

(年4月12日哥哥头七那天构思,至14日断断续续完稿)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链接那时月半大似年己亥初夏熊家铺齐家山居—龟尾之行大路不走走小路陈为习

七月对联练习三组(21副)感谢校园的那些花儿(文

陈为习)家乡风物绝句小辑(陈为习)《童年琐忆》(一):那年那月菜根香杜鹃花海旅,幸有你同行“凤凰城”里“凤凰”鸣龟峰北麓有清风龟峰山下,校园绽放最美“杜鹃花”陈为习“家乡风物”诗词小辑(词)陈为习“家乡风物”诗词小辑(律诗)扶贫琐记独上高楼(游黄鹤楼有感)陈为习短文五篇(生活随感)陈为习散文五篇(与关爱有关)陈为习散文二篇(感恩类)陈为习散文三篇(与梦有关)陈为习新诗小辑(一)陈为习4至5月词作精选陈为习原创律诗(年4至5月)陈为习原创绝句汇总(年4月至5月)枫叶流丹《西江月》词一组枫叶流丹己亥词稿《卜算子小辑》枫叶流丹‖年个人律诗整理陈为习‖天风海雨同吹洒,两岸何时架彩桥陈为习‖但许光芒收敛得,移将冬日不寒微。陈为习

万卷方知君子量,三思偶悟古人风陈为习吟咏节令诗词小辑(三)节令吟咏诗词小辑(二)陈为习咏节令诗词联小辑(一)陈为习咏秋诗作一组陈为习八仙体两组段维先生步韵八仙体《世事如棋局局新》八仙体两组(与复奚疑先生合作)忠烈千秋颂诗词一组与复奚疑前辈唱和小辑(一)与君岚诗友七律唱和小辑包德珍老师诗词三首浅析当代诗家星汉作品浅析陈为习6月份诗词文小辑

你“在看”我吗?

云峰诗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