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2023/9/29 来源:不详终极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是客观存在的归纳性知识,是事实性知识,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能并不强。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拆开天空是蓝色的这句话,关键词是天空和蓝色,天空和蓝色之间本身没有逻辑关系,但是因为我们不断地重复加强了这个概念,才将天空和蓝色组在一起,形成一组记忆组块。“是什么”本质上其实是我们知识库的知识量,是珍珠项链中的一颗一颗的珍珠。为什么?是对信息编码的过程,这一过程加强了对信息的理解。为什么?是一种概念性的知识,是将上述的事实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一种规律性的知识。比如还是上面的例子,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解释的核心是因为有一种“散射现象”,这个散射现象就是对一些客观事实进行的归纳。为什么?就是珍珠项链中的线,因为线将一颗颗珍珠串起来,珍珠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为什么是关键性的学习一问,是最有利于理解知识的一个步骤。比如看到松鼠和树你会想到什么?你可能在想松鼠在找吃的,当你觉得松鼠在找吃的时候,你的元认知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个关键词,栗子,你的知识库里面调动了一个知识,就是栗子是在树上的。所以这个过程中,你的潜意识自动运作完成,你自动生成了一个答案,就是松鼠可能在找吃的。这个过程中,其实你已经将松鼠和树联系起来了,中间穿插了一个隐形的关联词栗子。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是元认知的差别,也可以说是价值观。因为只有你自己真的相信某件事情的时候,你才会发自内心的去做这件事,这种自驱力是行动的最佳伴侣。怎么办?是对上述知识的使用,是在适当的场景使用合适的知识结构来解决问题。怎么办的本质上是程序性知识,是一个了解怎么做、如何做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相当于珍珠项链中的制作工艺,是对整个流程的一个梳理,对全局有一个战略性思维。比如说怎么提高学习效率这个问题?需要先整理整个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学习方式不对,还是缺少了刻意练习的过程,然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区分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我们从小的教育学习过程更偏向于海绵式学习思维,也可以称为填鸭式学习。海绵式的学习思维是一种被动的接收知识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知识的接收者,这个过程相对比较轻松和快捷的。海绵式学习有两个弊端:①会全盘接收作者的观点,还不加思考和解读;②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种误解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这其实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习进步很缓慢的原因,我们在上学期间,有很多人上课认真做笔记,下课经常刷题到很晚,但就是成绩不理想,并非是因为不聪明,而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自己太轻松了。学习过程中更需要淘金式的学习思维。《如何高效学习》的作者斯科特·杨说过,他记录笔记的方式是一种笔记流的写法,这种记笔记的过程中,更多地是记录信息之间的联系。淘金式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与作者沟通的过程,就是在了解到作者的观点之后,从正面来证明作者的观点,以及从反面来否认作者的观点。对观点的剖析可以从三个方面:a)深度拓展——探究知识的背景信息,对背景信息进行有效地梳理;b)横向拓展——探究知识的关系,寻找相似的知识点,并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联系;c)纵向拓展——跳出固有的知识结构,寻找知识与别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眼镜和蒙娜丽莎之间可以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对观点知识进行剖析的同时,可以加上终极三问,比如蒙娜丽莎如果戴眼镜会怎么样?通过这个主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蒙娜丽莎要戴眼镜,这样可以不断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