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剖析10独立站每天花10美金预算如

2025/3/18 来源:不详

郑华国 https://m.39.net/disease/a_5387140.html
前文主要讲述了包括选品的思维,网站的搭建快速搭建上线,测款的广告组与简单数据分析。本文主要讲实操的广告优化:1-40天。案例剖析1.0:独立站每天花10美金预算如何测款(一)一、广告优化实操广告1参数-露营兴趣男女25–35岁兴趣(不能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只有理智而直观的选择)户外运动爱好者露营冒险旅行广告2的参数-珠宝兴趣男女25–55岁兴趣(不能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只有理智而直观的选择)网上购物首饰项链接下来就是根据第一天的表现观察并且优化,这个阶段的优化还到达不了网站内部,而是持续优化广告的群体受众。举几个比较常见参考指标:CPM、CPC、CTR、CPA、ROI。举几个共识:美国市场35岁以上是消费主力;美国CPM一般小于10美金;美国CPC一般也是小于1美金等等;哪里不正常改哪里:素材文案落地页受众。基本上按照这个顺序去依次优化。落地页和素材一般优化顺序:白底第1天:网站IP26,转化1单,9.9美金,收支平衡。通过数据来看,有转化,但是MichaelMarino并没有选择缩小受众的范围,而是继续观察,看看第二天是否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一般情况下第一天有一单,绝大部分人追求效率可能会增加A/B测试优化缩小受众范围,但是也就10美金,所以就继续。第2天:网站IP16个,成交一单,9.9美金,收支平衡。根据MichaelMarino当天看到的数据,他决定取消珠宝兴趣广告,并将所有预算集中到露营兴趣中。注意到这两次购买均来自18-30岁年龄段,因此也排除了所有其他年龄段。这两次购买也是从男性那里购买的,但就目前而言,也将保持原样。当然,绝大部分产品很难做到每天一单,到这里需要给大家说几个点:对于Shopyy而言,像素只需要将像素代码写进后台即可,不需要额外的去配置代码;产品如果连Reach,Clicks,相关分很低,那么极有可能就放弃掉了;有能力的卖家优化的进度可以适当快一点,预算有限,在数据表现好的情况下,尽量发掘背后的受众,多做几组测试。第3天:不做变化调整,看表现,了解FacebookPixel。MichaelMarino决定几天不做任何更改,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可能不是最精明的方法,但是鉴于前两天的开始情况相当不错,同时也认为很明显FacebookPixel发送的流量正在转化。决定把它弄明白。简单地说就是像素会根据受众的表现去自动的优化,可将客户的特征与Facebook的使用特征相匹配。这样,当有人从Facebook进入您的网站并进行购买时,Facebook可以通过找到与您的客户相似的人来对其广告进行更多的展示。讲到这里,简单普及关于FacebookPixel的重要性:记录每一个来过我们网站的人,同时记录他们来到了漏斗的哪一层。利用像素分析这些我们提交的受众有什么共同的特性和画像。第4到8天:成交1单,9.9美金。考虑如何测试其他受众群体和广告系列结构。PS:这里提一点,常规来说,比较建议的是从素材图去做优化,广告推荐做做视频类,并且重中之重是视频的预览图!他是决定你视频素材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同时,文案也可以考虑做优化,无论是蹭蹭旅行热度,适当引导买家去分享,毕竟这个产品的社媒营销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别出现敏感词!!!!!!!第9天:从Traffic到ConversionCampaignAwareness:刷存在感的阶段,让别人知道你的品牌,你是做什么的。Consideration:这时你开始准备正式和受众接触,可能会有一些互动,更多的是为我们最好做转化去预热,积攒能量。Conversion:也就是转化阶段,希望会有包括:PageView,ViewContent,Search,AddToCart,AddToWishlist,InitiateCheckout,Purchase,CompleteRegistration等等。所以对于MichaelMarino的思考而已,考虑进入下一个阶段,包括精准缩小受众,并针对做转化系列广告。所以考虑针对野营面包车做文章,并投向房车,或者露营这一类,且不设定年龄。新的参数如下:第10-20天:不断测试,分组测试。当新的广告组投放十天之后,结果反而没有最初的策略那么有效。这个阶段一直在设法增加Addtocart,但是销量减少了,转化率也降低了。并且做了一个可能是错误的选择:建立各种新的受众群体。PS:正常来说,调整受众是最后一个办法,当广告CPM很高的时候,说明广告质量很差,并不是改变受众可以降低千展费用的。因为广告预算是10美金一天,将每日支出分成四种方式,这样每天每位受众群体的支出为2.50美元。结果显然是不如意的没有足够的预算去支持同时测四组受众。第40天后,结果如下…不太漂亮在40天的过程中,MichaelMarino进行了两种类型的广告系列。第一个竞选活动是为了吸引流量做的Traffic。之所以选择投放广告系列是为了吸引流量,而不是首先进行转化,因为目的是吸引对网站的低成本点击,以帮助像素了解受众群体。结果是……Runtime:9daysAmountspent:82.76Costperclick:0.37Impressions:13,Uniquelinkclicks:Addtocarts:9Purchases:6Costperpurchase:13.79所以很显然是亏损的,在运行了10天的广告系列并与一些同事协商之后,他认为现在应该过渡到针对转化的广告系列了。虽然,结果并不算出色,但该广告系列无疑获得了一定的吸引力并取得了销量,转换率达到了2.69%。ResultsfromtheConversionscampaignRuntime:30daysAmountspent:.14Costperclick:0.31Impressions:58,Uniquelinkclicks:Addtocarts:40Purchases:8Costperpurchase:34.64此广告系列的转化率为0.8%二、总结与收获其实Derek没有选一个成功案例去讲是因为,失败的案例更能去总结知识点。1、从选品来说,选择了自己所熟悉的,并且明确了受众,是优势,正常我们需要一定成本进行选品。2、如果预算是10美金一天,那么广告测试的过程大家也了解到包括不懂的人群,地理位置,年龄以及爱好,分组测试会降低每组的预算,那么每个组的展示和点击相应也会减少!策略上来说如果广告值得优化,就不要吝啬成本。3、因为像素是需要积累的,所以一个广告组如果初期表现不错,建议长时间去观察一下,积累了数周那么数据会更有参考性。(当然初期我们是需要花时间包括学习,包括观察像素,成熟了之后,做站群批量测款的时候,每个产品的机会其实并不多。)4、重中之重,客单价!从上述数据举栗子,第一周做Traffic的时候,Amountspent:82.76Costperclick:0.37Impressions:13,Uniquelinkclicks:Addtocarts:9Purchases:6Costperpurchase:13.79也就是说,不考虑复购的前提下,花费了80多美金广告费,成交的6单,客单价直接影响我们的利润。客单价理论上越高越好,初期可以考虑30-60美金产品。三、选品的建议1客单价超过40美金,最好60以上;2稀奇古怪的东西,曾经的指尖猴子,国内的腕力球;3容易聚焦社群,有分享属性,传播性;4细分品类,避开大类目。一般不碰大众类的产品5侧重于卖点,或功能的产品。6从社交+平台,去寻找7偏向于外观类的产品,初期比较难做选品的重要性大概在75%。运营手段+投放,占比20%。8不碰高科技,重品牌的类目:如数码相机。笔记本。9可以考虑做一些品牌的配套,如:配件(来源:莽夫出海)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上雨果网搜索“跨境资料库”,领取欧美/东南亚各国市场商机、各大平台热销品报告、跨境电商营销白皮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