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到了,接着孩子吃什么最好
2023/3/14 来源:不详今天又到了一个新的节气。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深秋,气候将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孩子的饮食起居,也需要有不同的侧重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今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日夜开始昼短夜长。
秋分一到,就要开始为来年储存阳气了。跟秋分一样,春分也是昼夜相等的,不同的是,春分被称为天门开,阳气升腾而出,大地越来越暖。而秋分被称为地门闭,阳气消散耗尽,阴气逐渐强盛,天气越来越冷。
“阳”就是能量的消耗形式,比如运动、思考、保持体温、呼吸、心跳、血液的流动等等。
“阴”就是能量的储存形式,比如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等。
“气”,就是功能。阳气,就是消耗或使用能量的能力。
“阳生于阴”。要先有阴,才能有阳。要先储存了能量,才能够消耗能量。所以秋分之后能量储存得好,来年孩子的阳气就会很健旺,支撑生长发育、抵御外邪的能量就很充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体质好了。
所以秋分,也是调理孩子体质的一个重要节点。
秋分过后,慎防“凉燥”
秋分后正式进入“干季“,特点就是以干燥为主。秋燥分温燥和凉燥,一般中秋过后,天气渐冷,凉燥居多。
温燥一般多为入秋不久,暑热未消。温燥的孩子,多怕热,少怕冷。津液随着呼吸、两便、皮肤排出,如果孩子咳嗽,喉咙会干痒难受。消解温燥,多用清热润肺的食疗,用梨子煮水煲汤,清润的效果就会很好。
凉燥一般指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后的燥。此时深秋,肺主皮毛被束缚,津液不能滋润全身。孩子容易出现口鼻咽干,喝水感觉也不能解渴。凉燥的孩子,汗不多,少怕热,有些怕冷。
干咳无痰一见凉就加重,这时候吃梨或者其它清热一些的食物,咳嗽不见缓解,有时反而还会加重。
深秋防凉燥,梨子、香蕉等寒凉的食物反而要少吃。这时候帮孩子润肠燥,用白萝卜最好,津液多,通气促肠蠕动。
储存能量,首选坚果
为了储存能量,到了深秋就有“贴秋膘“的说法。通常就是吃肉吃鱼等高蛋白的食物,给身体积蓄能量,滋养阴气。但是孩子体质特点与成人不同,孩子脾常不足,吃太多鱼啊肉啊,很快就会积食难消化,伤脾伤胃。
秋天,热量比较高,又时令应节的食物,首选坚果。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春吃芽,秋吃果”。除了时令水果,有几味坚果是特别适合立秋后给孩子多吃一些的。除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适合孩子生长发育的多种需求之外,还能滑肠润燥,益气敛阳。同时坚果的热量也较高,能助益孩子储备能量,又不受肥甘厚腻的积滞之扰。
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花生米的营养价值非常棒,它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比肉、蛋还高。过敏的孩子,如果消化情况好,体质慢慢调理好些了,花生也是可以试着少量吃的。
核桃
核桃性温、味甘,入肾、肺、大肠经。可补肾益气,健脑益智,温肺定喘、润肠通便。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E。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食用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于核桃能否健脑众说纷纭,现在有些科普说不要以为核桃长得像大脑的样子,就能健脑。实际上,核桃补肾的效果很好,肾主骨生髓,肾气通于脑,通过对肾的滋养,就能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
杏仁
杏仁性温,味甘,入脾、肺二经,有独特的止咳、润肺、止喘的作用,是秋天的明星食材。这里我们通常给孩子用南杏仁,味道更好一些。杏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在果品中仅次于芒果,甚至被称为“抗癌之果“。
板栗
板栗味甘,性温,入肾、脾、胃经,有养胃、健脾、补肾等功效。栗为肾之果,能益肾,肾主骨,肾气通于脑,所以板栗不仅对脾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骨胳强健,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栗子中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热量也很高。
芝麻
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大肠经。有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黑芝麻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成分。
深秋,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孩子的佳品。
要注意的是:这些坚果,都是偏温,给孩子吃的时候不可过量。核桃一天1-2个,板栗2-3颗,花生一次几颗即可,黑芝麻一小把。
最好的方法,就是煮粥。不仅能减少一点温热之气,孩子晨起喝一碗食疗粥,补益生津,养胃健脾,一直都是我很推崇的方法。
食疗方
黑芝麻红枣粥
材料:
粳米50g,黑芝麻8g,红枣3颗,冰糖10g。
做法:
1、用小火炒香黑芝麻,稍微用勺子研磨一下;
2、粳米用水提前浸泡半小时,然后沥干水;
3、将去核的红枣干和粳米一起熬,煮沸之后改为小火慢慢熬;
4、将黑芝麻放入再熬五分钟左右,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
补脾益肾、补血益气、润肠燥
注意:
3岁以上,消化好的时候吃。2岁以下喝粥水不吃渣。每次小半碗,一天1~2次。一周1次。
栗子山药粥
材料:
山药g,大米50g,栗子8颗,红枣4颗。
做法:
1、栗子煮熟,剥皮,红枣洗净去核,山药去皮,洗净切块;
2、大米煮开后,倒入栗子、红枣,小火炖半个小时
3、加入山药,小火煮20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
健脾益肾,温阳补气。
注意:
3岁以上,消化好的时候吃。2岁以下喝粥水不吃渣。每次小半碗,一天1~2次。一周1-2次。
健脑核桃粥
材料:
糯米50克,核桃仁30克,冰糖15克。
做法:
所有材料同煲1小时,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脑益智,通润益气。
注意:
3岁以上,消化好的时候吃。2岁以下喝粥水不吃渣。每次小半碗,一天1~2次。一周1次。
杏仁百合粥
材料:
南杏仁10g、粳米50g、鲜百合30克,冰糖10g。
做法:
所有材料同煲1小时,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注意:
3岁以上,消化好的时候吃。2岁以下喝粥水不吃渣。每次小半碗,一天1~2次。一周1次。
红枣花生莲子粥
材料:
红枣两枚去核,花生10粒,莲子5粒,大米50克。
做法:
所有材料同煲1小时,加少量精盐或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
补血益气,养心安神。
注意:
3岁以上,消化好的时候吃。2岁以下喝粥水不吃渣。每次小半碗,一天1~2次。一周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