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原创板栗好吃,剥壳不易新华社客户

2023/11/22 来源:不详

白癜风能治好吧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作者:Lsabelle来源:《品读》年第5期以前我并不会吃板栗。步骤这样:洗板栗,放锅内,添水,煮。水一沸,熄火。不急着张嘴,放锅里闷会儿,待水略微冷却些,开吃。小女儿喜欢吃。她小,不会剥壳。拿刀切板栗,一分为二。给她一柄小勺,掏着吃。可是哪能掏干净呢?她扔板栗壳时,壳内,总余不少板栗肉渣。舍不得浪费,我和她妈,一个个捡起板栗壳,认真“打扫战场”。或者煮饭时,板栗洗干净,加进去和米饭一起熟。只是,带着板栗香的米饭,因为板栗壳掉色,米饭也成棕色了。不忍看。烤板栗也好吃。放烤箱里,调至°度,10分钟。翻转,降至°,再10分钟。只是,吃法还是老一套——刀子切开,一分为二。二女儿说:“我不喜欢吃板栗,我只喜欢捡板栗。”没错,无论是水煮还是烘烤,一见板栗上桌,她马上变脸,哀嚎:“我讨厌板栗!”可是,如果把干干净净的板栗肉放她眼前,她会一口一个,吃得腮帮子鼓胀,眉开眼笑。板栗好吃,剥壳不易。有人在朋友圈给我们帖下留言,无私传授了两个秘笈。其一,先给新鲜的板栗开个口子,然后,无论是煮是烤是蒸,轻而易举去壳。果不其然。我先用刀在生板栗上划一下后,再煮再烤,熟后,顺着板栗上的刀口,用手指轻轻一剥,外壳轻易脱去。只是拿刀给板栗开口子时,圆溜溜的栗子不好把控,在菜板上滚来滚去。我捏住,喝令:“不准动。再跑,一刀拍扁你。”每次下厨,我那俩女儿总在一旁转悠。看我对板栗下令,觉得好玩,嘻嘻笑,还学着我给板栗下令。她们握拳,伸出食指,命令道:“板栗,不准动……”先给板栗开一道口子,是因为新鲜板栗肉会借助开口脱水、收缩,与包裹它的外壳之间,就多了道间隙。否则,板栗肉在高温下遇热膨胀,撑得四面包围的外壳与肉之间严丝合缝,“水”逃不出,肉就无法轻松剥离。第二个小技能,是采摘新鲜板栗后,先在阴凉处搁置三两天,让板栗的糖分慢慢“溢”出来。之后再吃,栗子肉粉嘟嘟的口感更好。中央海岸农场不少,但没有一家专门种植板栗。所以我们采摘板栗,要去西悉尼的蓝山。板栗成熟后,通常会自己从树上掉下来。这时,它外面还包裹着刺猬一样的壳。最好穿双厚底鞋,脚一踩,刺球裂开,棕红色的板栗就滚出来。我的女儿们都喜欢捡板栗。于是,踩板栗刺球的重任,当然总是落我身上。孩子们带着手套,负责捡拾板栗。离我家20分钟左右车程的附近,有家农场,围栏边种了3棵板栗树。估计有十几二十年了吧,每棵板栗树分枝散叶,足足圈了直径10米的地块。3棵板栗树的大半个身子,都伸展到围栏外。秋末,板栗落一地。这家农场的主人是意大利人,不吃板栗。看我们跑去捡板栗,满脸笑吟吟的,提醒别被板栗外壳的刺扎了手。围栏内是青草茵茵的牧场。我们在围栏外兴高采烈捡板栗,牛在围栏内吃草,偶尔抬头瞧一眼捡板栗的我们,大概是弄不懂我们在围栏边欢天喜地搞什么名堂吧。同样是围栏边,他们还种了好几棵桑树。他家的桑葚,大而甜。春天,我们跑去摘桑葚,每个孩子,都把嘴唇吃成紫红色。不明白这家主人和他们的牛都不吃板栗和桑葚,为什么还要种这样的树。后来,我也在园子里种了3棵板栗树,是用种子育的苗。只是不知何时才能等到春华秋实。原标题:《栗子香》编辑:冬雪郭艳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