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之上豆浆飘香,雅安电力扶贫点亮美
2023/1/17 来源:不详汤小强熊德兵川观新闻记者文莎文/图
“每到节假日,就有不少游客来我们村观光,看看大渡河的险,尝尝农家豆花。以前都是推石磨制作豆浆,现在电压稳定,我们购买了豆浆机,效率更高。”10月21日7时,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村民申绍华正在为留宿的游客准备早餐,一锅热腾腾的豆浆温暖了这个深秋的清晨。
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大峡谷的绝壁之上,被称为“天梯上的彝寨”,是雅安市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10年前,我们这里还点煤油灯,现在我们在山上生活,跟山下没有多大区别。”申绍华乐呵地说。
绝壁上的村庄是如何架起电网的呢?年,通过实施无电地区改造,古路村实现户户通电;年,古路村被纳入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项目,让当地群众用上“动力电”,电压更加稳定。据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古路村不通公路,农网改造所需的超过10吨重的施工物资基本靠人背马驮,通过狭窄陡峭的Z”字形骡马道运输到半山腰。”
这个工程的核心设备,是一台重达公斤的千伏安的变压器运输过程,更是难中之难。庞大的变压器体积和吨位,靠人背马驮根本无法完成。电力施工人员经过详细查勘,顺应地形特点,创造性地采用“雪橇移动”的特殊运送方式,将钢钎焊接在变压器底部,8名电力工人历时6天,在骡马道上打了多个牵引桩,经历43道拐,用坏一台绞磨机,最终将变压器运抵1.5公里的半山腰安装地点,解决了古路村电压低的问题。
用上“动力电”后,古路村建起观光索道,开始发展旅游产业。村里11家农户办起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古路村核桃、板栗、生态猪、生态鸡等种养产业发展。
古路村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不断创新扶贫举措,探索出“电网+产业+文化”结合的精准扶贫之路,为19个帮扶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其中,雅安石棉县元根村地处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以来,产业单一,不少村民生活拮据。在了解相关情况后,雅电集团积极争取扶贫捐赠资金万元,用于当地黄果柑、香菇等生态产业项目帮扶。
香菇种植过程中,保鲜和烘干都需要稳定的电力,元根村之前依靠小水电供电,供电半径大、供电设施严重老化,无法满足要求。为此,雅电集团将该村收纳为国网供电区,并改造升级电网,元根村从此用上安全电、稳定电,村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走得越发稳健。
与此同时,雅电集团还组织开展“电力金熊猫·助力扶贫路”活动,联合四川大学师生开展暑期贫困村研学活动,10余名川大师生到元根村实地调研,为香菇产品包装、网络销售、产业规模扩大等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