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毛栗,掰包谷,偷李子,吃荒瓜,秦岭山中

2023/6/20 来源:不详

在乡下,瓜果很普遍。它们是丰收的喜悦,是日子红火喜庆的标志,有着沉甸甸的获得感。每每看上一眼,都让人觉得无限美好。特别是当它们还在藤蔓上挂着时,尤其令人感到舒服。

我的家乡贵州遵义,那里的地形地貌,与秦岭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所以,当我寻访秦岭南坡的山沟沟,看到躺睡在庄稼地里的那些瓜果时,仿佛就像是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童年。

-1-

秦岭宁陕南沟的这条通村路,是去年才拓宽的,还没来得及用水泥硬化。老乡说,要是硬化好了,大概会有4.5米宽,开车都进得去。

沿着道路走不多远,路边就出现了栗子树,很多很密,到处都是。这个时节,栗子将熟未熟,饱满的栗球挂在树上。矮一点的,伸手就可以摘到。

我家乡的山坡上,也有很多栗子树。但上面长出的栗子,个头都很小,我们都叫它毛栗。小时候,到了秋天时,为了打几颗毛栗吃,现在敲键盘的这双手,没少被针一样的毛栗刺扎。

记得在离家5公里之外的镇上上中学时,下午下了课,还偷偷跑到对面的山上打过毛栗。毛栗没吃到多少,手却被扎得生疼,晚自习时写字都写不了。

作为一个中年油腻大叔,那些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呀,时不时如烟一般浮现在眼前。

-2-

这条南沟,在宁陕县江口镇,距离西安已经上百公里,地处秦岭南坡腹地。

因为极少有人来来往往,路边的李子树,果子成熟后,挂满枝头也无人采摘。地上,已经掉了一地。河沟沟底的沙上,同样也铺了一层。我摘了几颗吃,又甜又酸,味道不错。

另一棵桃树上面,尽是孩童拳头般大小的桃子。这桃虽然没有上好的卖相,却是原汁原味的好果子。桃子结得很密实,眼前这一枝,我粗粗数了数,竟然有三十多个。

大山里面,原住民都搬走了,但果树移不走。所以果子熟了,也没有人去摘它们。

我记忆中的乡下,到处都是疯跑的孩童,树上的果子绝不会无人采摘。那时候孩子们都顽皮好动,嘴巴又馋,为了吃点李子、桃子,常常不择手段,甚至是去“偷”!

譬如,我们是这样“偷”李子的:路过人家树下的时候,趁主人不注意,冷不丁地朝树上扔一颗石子,或者一根木棍,树上的李子就哗啦啦地掉落下来,我们低头弯腰,捡到就跑。

主人发现后,往往会一顿臭骂,威胁要追过来打人,但往往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3-

前面竹林茂密,路边杂草丛生。就在这草丛中,却爬满了南瓜藤,老的老、嫩的嫩,一片安静和沉默。起初,看着成片的南瓜藤,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扒开叶子,才发现……

哇!下面有好多大南瓜!大的已经熟透了,比脸盆还大。小的还嫩得很,只有饭碗般粗。地里的庄稼和蔬菜,总是这样实实在在,一声不吭地努力生长。

我把手伸到南瓜藤中间去,轻轻触摸南瓜的表皮,我要感受果实的美好!不过,再美好,当然,我也没把它背走……

在我家乡,其实我们并不叫它南瓜,而是叫它荒瓜。印象中荒瓜有这么几种吃法:嫩荒瓜,或煮或炒,老荒瓜则进行分类,口感好的去皮后人吃,没啥味道的则剁烂煮熟喂猪。

每一年,每家每户都会从坡上采回来很多荒瓜,有大有小,大的很沉,小孩子都抱不动,它们被整整齐齐地摆在屋檐下、院坝里、楼上面,一天一个,渐渐消灭,可以延续一冬的美好!

-4-

今年秦岭山中,雨水很充足,看来是个丰收年!地里包谷秆上的包谷,已经完全熟透了,正等待着被人掰下来。收获是一件好事情,但掰包谷是个苦差事,因为包谷叶割人得很!

这个季节,庄稼地里的农作物,无非就是包谷、红苕、洋芋等。对于种庄稼的农民来说,只有经历过辛勤的劳作,收获到的果实才是最美好的,吃起来也格外的香。

高产的包谷,一个上面可以长出多粒。但秦岭山中,即便是丰收年份,一个包谷上面,包谷粒大约也只有粒左右。轻轻撕开包谷壳,里面金黄色的包谷粒,摸上去还湿漉漉的。

包谷地里,偶尔也会套种别的庄稼,比如这一棵葫芦。葫芦藤缠着包谷秆,上面结了一个大大的青葫芦。

这个葫芦已经老了,看来是不能做成炒葫芦吃了,只能等成熟后做成酒壶、水瓢或观赏品。葫芦嘴小肚大,也常常被山中的人家,悬挂在屋梁之下。

-5-

在秦岭山中行走,如同探秘和寻宝,只要睁大眼睛,总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远远地,在一堆乱草丛中,我们发现了一串橙黄色的果子。

起初,我们以为那是一个包谷,但却没有发现有包谷秆。靠近了去看,数百粒橙黄色的小果子,大约比包谷粒大一点,就附着在一根粗粗的茎上面。

作家叶广芩写过一本书,叫做《秦岭无闲草》,里面既有植物学知识,又不乏人文情调。只是不知道,书中有没有提到过如此美丽的小果子。

当我扒开乱草,对着这一串橙黄色的小果子仔细研究时,路过的村民好心提醒说:“那是魔芋结的果,看看就算了,千万不要吃,有毒!”

-6-

魔芋在我家乡也有,但是我一直都不喜欢吃。小时候,老辈子常说,魔芋是发物,吃完容易引发别的病。那时不懂什么叫发物,反正就理解为不好的东西,于是便谈“魔”色变。

我没见过魔芋果,没想到眼前这些黄果子,竟然就是魔芋结的果。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选择,每一株植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实在没想到魔芋果如此美丽。

网上的新闻里说,曾有村民种植的魔芋开了花、结了果,没想到竟然成了村里的“明星”,每天都吸引着几十个人前去观看、拍照。

看来即便是在遍地种魔芋的地方,魔芋开花结果也难得一见。查资料得知:魔芋一般要四五年以后,才由营养生长阶段,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才会开花结果。

我们之所以很少看到魔芋结果,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魔芋花期短,若没及时授粉,两天左右就枯萎了;二是很多魔芋,还没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就被采挖了。

-7-

行走秦岭,我们的脚步往往走得很慢。从钢筋水泥、熙熙攘攘的城市返回乡村,特别是秦岭南坡这种与我家乡差不多的地方,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清爽、自然。

虽然在城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我的根还在乡村,这是成长的过程决定的。

就像看到这19棵花菜和21棵茄子的时候,我停下了脚步,久久不愿离去。地里的蔬菜多好看呀!它们虽然没有鲜花明艳,却远比鲜花有用得多。因为朴实无华,它们充满力量。

山里的土地里种植的这些植物,大多是我们的祖先,从大自然里精挑细选出来的。

远处铺满一地、长势喜人的是红苕藤,近处攀附在豆栈上,差不多一人多高的则是四季豆。黄豆刚刚长出豆荚来,再过些时日,才能煮毛豆吃。

-8-

南沟的这条路,以前能通到镇安县,但老乡说已经好几十年没人走了。如今,只有一条5公里的土路还有人走。

对我来说,在这样的地方行走,既是在做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在一次返乡之旅。于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块地中间,我都能够发现千里之外家乡的身影。

有人说,这种感情叫做乡愁。乡愁太飘渺,我更爱这些与记忆里一模一样的瓜瓜果果!

作者简介

专业行走,著有散文集《远村行走》,贾平凹老师、比尔·波特先生倾情推荐。

远村行走寻访中国最后的山村京东好评率96%无理由退换旗舰店¥29.6购买

桥有两座,人家几十户,这样一个地方,能算秦岭山中的“闹市”?

尚存年前铁钟一口,庙宇六七间,这个终南山云际古寺不简单

秦岭终南山什么最美?山中秋雨后的老房子,写满了悠然生活的味道

面积55平方公里,老街一条,人口千人,秦岭这个山村时光仿若静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