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特色农产品背后
2024/10/8 来源:不详新京报讯(记者赵利新)4月14日,在新京报社、千龙网主办,新京智库、贝壳财经承办的“信心与繁荣——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主题论坛上,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表示,特色农产品往往参与了一个地方文化培育的形成,特别是背后有农耕文化传承价值,而其文化价值也会推动农产品在市场上有不俗的表现。
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在信心与繁荣——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演讲。
李成贵认为,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就要强调文化至上,一定要避免世俗、经济至上的冲击,要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一定要有可挖掘的文化,“‘土特产’前可以再加三个字‘土特慢’,这里的‘土’是乡土气息乡土风貌,是一种生活;‘慢’,是一种生活方式,放慢脚步,等等生活,等等灵魂;‘特’,是要特别的享受,特别的惬意。”
北京目前已有35种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涉及主粮与畜禽林花果蜜,有的农产品甚至延续千百年而长盛不衰。燕山的栗子、京西的白梨、房山的柿子、大兴的桑椹,还有五爪的油鸡、肥嫩的鸭子……这些老北京记忆里的味道,它们所标志的,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区域的特产,更是山野平原之间,人们传承无数年的口味与习惯。
李成贵认为,特色农产品背后的文化可以和产业融合起来,让文化优势成为产业助推器;北京有市场和文化的优势,经营主体应该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让田地里的特色农产品走向都市餐桌。
编辑张树婧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