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拖你为自己挑选了一条布满
2025/4/9 来源:不详《拖延心理学》人的感受就像杂草一样是复杂的,拖延给了这些复杂感受的落脚点。拖延第一步:信心满满地开始下午打扫家,看到国庆时网购的栗子,感觉有点复杂。买之前,想的挺好:国庆假期做美食—栗子烧鸡。在兴奋地状态下,在网上浏览,货比三家。在一开始,拖延者往往信心满满。看到买得多,优惠也多,挑选时还克服了一下:少买些,别就吃一顿,扔了浪费。想到自己能提前预防再次避免结果,有些沾沾自喜。下单、付钱。等待中,搜索了几个栗子烧鸡的做法。货到,塑料包装,还行,没有破,没拆封,放到厨房,等着这一两天就做。《栗子的故事》拖延第二步:我得马上要开始国庆假期过了六天,栗子买回来也有六天了.原先计划好像差不多这个时候就吃了,没有关系啦,还有2天的时间。但是,感觉自己有些东西在改变。譬如,走进走出厨房,总会有意无意地扫过那袋栗子。这一天,我没有做运动,情绪有点低落,烦躁。不再盼望自己会自发地开始主动做事,开始感到需要马上去做,但是离最后期限还有时间,抱有一定的希望。于是,假期的第六天,那袋栗子静静地呆着。《栗子的故事》拖延第三步:我不开始能怎样计划的最后一天,也是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吃了饭,看到那袋栗子,心情有些复杂。原先遗存的乐观情绪飘走了,有些责怪自己:怎么就没吃呢?不就一顿饭的功夫,自己怎么就没有做;我应该早点开始,放假8天,都完成不了这么一件小事;但我把家都打扫了一遍,还出去锻炼了身体,完成了工作报告的初稿,做了其它多的美食啊。除了这件被避开的事情,拖延者什么事都愿意做。即使已经做了很多事,但我却因为没能按照计划完成栗子烧鸡而自责。《拖延不开心》拖延第四步:还有时间虽然自责,内疚和惭愧,但是还是继续抱着还有时间的想法。栗子放在那又不会坏,什么时候想吃在做,何必这样懊恼呢。用这样的想法开导自己,却没有注意到,假期一天比一天情绪低落。但是,心里还是试着保持乐观,过后一定能吃上这袋栗子。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精选月销量万¥29.8¥39.7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拖延第五步:我这个人有毛病栗子买回来已经放了超过半个月了,又到了一个休息日。在厨房里做菜的我,扫了一眼那袋栗子,有些感慨。这是多难的事儿,到现在还没吃上。自己真是缺少别人都具有的一些东西:自我约束力、勇气和完整。《拖延心理学》拖延第六步:做还是不做我不能再等了,虽说是做一顿饭的事,但那是早已经要做的,不完成怎么行。这个想法又过去了一周,转眼栗子买回来20多天了。今天中午,我拾起这袋沉甸甸的栗子,打开拆封。里面掉出一张卡片,以为又是扫码抽奖之类的。板栗温馨提示:收到货后第一时间,将网兜中的板栗放冰箱冷藏保鲜,室温存放会变质。心里咯噔了一下,赶紧拿起一颗栗子,一捏露出里面的仁,坏了,又捏起来一颗,还是坏的。到最后,我终于打开了这袋栗子,结果出乎意料。《拖延不快乐》拖延中的情绪变化当你在做一件事开始时,选择了拖延,实际上,就等于你背上了沉甸甸地情绪包袱。这个包袱一直从拖延第一天开始,直到你最后放弃了或者动手去做的那一天止。而结果往往出乎你的意料,如果我早知道如此,何必拖了这么久。“我永远不会再拖延!”不!你还是会继续拖延下去。《拖延心理学》的作者简·博克、莱诺拉·袁从五个部分十六章阐述了上述拖延怪圈的现象。本书的主要观念就是:不否认、不遗忘,不判断,而是如实接受,好好利用。感谢阅读,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