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百病生,中医是怎样看待脾胃的内附健
2022/8/9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20107/10172428.html
现代社会,胃不好的人是越来越多,总有人总是喊着胃疼胃疼,其实很多健康问题都与脾胃相关。
中医有"脾胃虚,百病生,诸病从脾胃论治"之说,明末医家孙文胤有一句话:"脾胃一伤,则五脏皆无生气。"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可见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脾胃的关系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的关系极为亲密。
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转化过程。
《临证指南医案》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脾胃两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如果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常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脾胃不好,身体会有这些表现1、食欲下降
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2、湿气重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的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从而形成肥胖。
3、舌苔有变化
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4、早起不适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
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5、大便异常
如果出现大便不成形、黏腻即为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中医如何调理脾胃虚?《灵枢》中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要做到脾胃健康,要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养护脾胃也要提高警惕,做好早预防,早治疗。
中药汤方调治脾胃历代有不少养脾的中药及汤方
健脾燥湿有苍术,有平胃散;补脾化湿有茯苓,有四君子汤;醒脾助运有草果,有醒脾散;温脾祛寒有干姜,有理中汤;升脾益气有黄芪,有补中益气汤;养脾有人参,有桂枝人参汤。如此等等,皆是宣畅脾阳、调和中气之方药。
健脾养胃食物
1、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2、红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3、马铃薯
味甘、性平。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4、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总的来说,调脾胃一定是以健康的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为基础,其次配合食药辅助巩固调理才行,养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
感恩朋友:谢谢你愿意走进我的生命,扮演朋友的角色,或许你不是唯一最好的,但却是我生命中最精彩的;感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