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说腊八节
2024/10/18 来源:不详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而腊月初八日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
腊八节的来源,据说起源于佛教。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原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节据说也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人一般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这个传说是起源于国外,我们来看看西晋时的一个传说。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时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多次劝说无效,于是到了十二月初八家里没米煮饭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自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食的好年景。
到了宋代,腊八节“沾”上新的意义:纪念忠臣岳飞。当年十二月初八,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岳飞死后,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就用杂粮豆果熬粥,逐渐演变成俗。
据说,腊八节还和明太祖有关。相传当年朱元璋少时家贫,常常食不果腹。一年冬天的腊月初八,饥饿无奈的放牛娃朱元璋掘得一个鼠洞,从中挖出杂粮、杂豆及各式干果,于是稍事加工后将这些东西“一锅炖”后终于吃饱一餐。谁知这种粥让老朱终身难忘,就是在称帝之后也要在每年腊月初八这一天命御膳房进献此粥。朱元璋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励志明心,之后并成为宫中“规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后来这一宫逢节俗逐渐演化为民间节俗。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上溯至宋代。熬制腊八粥的材料一般包括八种主料、八种佐料,与腊八的“八”字相吻合,象征吉祥如意。古人开始时用红小豆、糯米煮成,之后材料才慢慢增多。据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至清朝,朝廷在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人夏仁虎的《腊八》:“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诗中描写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皇帝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到了现代,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的老百姓还保留喝腊八粥的习俗。不过,熬制腊八粥的材料也不相同,一般为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有一些地方还加入了桂圆、龙眼肉、蜜饯等一起煮。
相对于其他地区,山东地区的民众在腊八节喝腊八粥十分普遍。如德州腊八粥,用八种粮食和果品熬制,一定含有枣,象征吉祥如意。腊八粥也熬得很稠黏,“黏”为“连”的谐音,即连年丰收之意。黄河口垦荒的人们,在腊八节用黄米、红枣制糕,这就是“吃碗糕”。即墨的人民还将腊八节当做农家节日来过,据说来自“七人八谷”,就是为了纪念“谷”。
山东“孔府食制”里的“腊八粥”一般分两种:一是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的,一般用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制的,舀到碗里时还要加些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作为“装饰”。另一种是孔府里当差们喝的,一般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熬制的。
实际上,从营养价值方面来看,腊八粥除了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的功效,还有御寒、滋补作用。
此外,“腊八节”这天,民间还有泡腊八蒜的习俗。人们将剥好的蒜瓣儿装进坛子,加满醋,封上口儿,放在暖和的地方,至除夕夜吃饺子时才打开享用。此时的蒜瓣儿已经泡好了,颜色像翡翠一样碧绿,味道酸不唧儿的,就是有点儿辣,不过那也是另一种风味。俗语云:“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