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保额,就知道你没买对保险栗子学院

2023/9/8 来源:不详

昨晚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是她跟老公之间的对话,大意是她坚持要求老公在复工时期增加寿险保额以提高家庭风险保障,但她老公不太认同,觉得有保障就行了,没必要再多花钱买。

引发了很多人评论。有人认同她老公的观点,觉得她有点小题大做了;有人说她这种时候这样做妻子太现实;也有人建议她慎重考虑是否值得再为保险花钱。

栗子看完后感触很深,也思考了很久。

今天很想跟大家深入聊聊“保险是不是真的买完就一劳永逸了,不需要再打理”这个问题。

做家庭风险管理时,我们都知道,从财务角度来看,每个家庭都有持续不断的收入,也有持续不断的各项支出,在现金流正常的时候,收入能覆盖所有收支,还有结余,家庭生活蒸蒸日上。

但每个家庭几乎都会面临四大风险:健康风险、死亡风险、意外风险和养老风险,尤其是这种特殊时期。

如果现金流出现中断,家庭财务备受影响,家庭支柱面临死亡风险,则整个家庭财务状况也瞬间发生质变,且收入中断是无法恢复的。与之相关的,未来所有的预期收入都在顷刻间随之消失。因此,对于家庭风险规划而言,家庭支柱的死亡风险,要放在首要位置予以考虑。

意外风险,对于家庭财务的威胁极大且突然而严重,如果直接导致死亡,就与死亡风险相同,如果是伤残,就可能导致收入减少或者中断,同时伴有支出增加。

健康风险,重病有时候对于家庭财务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家庭支柱最需要优先做健康风险管理。

收入有风险,而家庭常见支出(日常开销、房贷车贷等)又没有因此而减少一分一毫,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家庭财务,甚至带来不可逆转的摧毁。

因此,所有风险都在考验家庭财务的安全边际。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环境和家庭状况发生改变,风险缺口也会不一样。

保险正正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我们用较少的钱,较大地扩展家庭财务的安全边际,转移我们本身要承担的风险。

回到朋友这个案例,她之所以执意要加保,就是因为大环境和家庭状况都发生了变化,家庭支柱原有的保额无法覆盖现有的风险缺口。

跟朋友私聊时,她说这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有了家,当了妈,我不得不现实一点,因为我不能赌!这种时候,真的一定要做到足够多的保障,才敢放手让他出去工作。”

她们家是做餐饮的,结婚第一年奋不顾身砸了所有家当盘下一个铺面,生意做得还行,上一年刚买了房车,还生了二胎,一家的开支全靠这家店撑着。

原本以为趁着春节生意火爆可以赚一笔,不曾想到这次疫情反倒让他们亏损得很惨。店门关了,收入来源断了,但各种开支却没有减少。

关店20多天,眼看着“只出不进”,估计要持续半年左右才能恢复以往的景气,被迫无奈之下,他老公开始在线上接单,自己负责制作、配送。

这种时候天天往外跑,太冒险了。她老公跑出去送一单,她心里就慌一次,整天坐立不安,可现在的环境,不出去的话,“手停口停”也不现实,就像社会学家费正清说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谋生。

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她给家庭算了一笔账,真的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家庭收入:几乎只够铺租、水电房贷:60万车辆:一辆,无贷款存款:10万左右父母赡养压力:老人在老家,身体较好,暂时无已有保障:老公定期寿险保额万,定期重疾险30万(身故责任20万),意外险50万,百万医疗险;妻子定期重疾险20万(不附带身故责任),意外险50万,百万医疗险;4岁儿子、1岁女儿,意外险保额10万,高端住院医疗险

她发现,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以及这段时间的特殊环境,如果这段时间老公外出有什么事的话,按照目前的保额(定寿+重疾险的身故万),已经没办法覆盖整个家庭风险缺口的,自己作为全职妈妈,就算到时候出去工作,也没法撑下去。

原本她是计划过几年赚到钱,再给老公配置一份终身寿险,这样可以给孩子们留点钱。但现在基于保费和现实的考虑,应该先配置一份90万保额的减额寿险,来覆盖房贷和未来5年家庭开支的风险缺口。

大家可以看到,保险真的不是买了就一劳永逸了的,应随着环境和家庭情况的变化,人生阶段的不同适当做加法。

人生无法规划,但保险可以,保额加多少,是有章可循的。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去规划保额:

预算法,即考虑家庭财务预算,倒推可购买的保额。一般来说保费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20%,以不影响家庭基本生活为宜。需要法,即考虑损失大小或支出需要。比如配置寿险,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现在收入,以及还能工作多少年,预估未来的生命价值;也可以根据家庭负债、家庭成员3~5年生活开支、孩子教育费去综合估算。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险到底买多少,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既然我们无法预估风险什么时候发生,会不会发生,那就让我们在风险来临前计算好应对风险的估值,做好充足的保障!

此外,栗子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忘了一个道理:家庭支柱自身的健康以及稳定、持续的赚钱能力,才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保险。

我们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平时应坚持锻炼、健康饮食,避免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潜在健康问题,并为自己做好保险规划,留爱不留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5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