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树长生不老有秘诀长城脚下古栗飘香六
2025/3/28 来源:不详北京白癜风价格是多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一过中秋,香甜软糯的炒栗子就成了北京人最爱的零食,而讲究的北京人特别爱吃怀柔的油栗。中国是栗子的故乡,栽培栗子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有云:“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左传》也有“行栗,表道树也”的记载,说明在当时栗树就已被植入园地或作为行道树。《吕氏春秋》记载:“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冀山之栗”所指即今燕山地区所产板栗。在燕山脚下的怀柔区渤海镇渤海所村,有一片古栗园,园内至今生长着十几棵有六百多年树龄的老栗树,至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燕山山脉是中国北部著名山脉,广义上燕山系指坝上高原以南,河北平原以北,白河谷地以东,山海关以西的山地。滦河切断燕山山脉,形成峡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形成重要的南北交通孔道。在绵延的大山里每年春天都会盛开美丽的栗树花,一到秋天树上便结满了著名的燕山油板栗。传说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刚刚即位,各国来贺,燕国使臣的贺礼是燕山板栗。尽管燕国使臣表示燕国的板栗产自渔阳郡的燕山之上,味道甘甜可口,秦王仍不屑一顾,转手给了吕不韦。吕不韦接过燕山板栗回家细一端详,栗子个头不大,外皮油亮、饱满,甚是好看,轻轻一捏,外皮崩裂,露出黄黄的栗仁,放入口中一尝,太香甜了。吕不韦赶紧带上板栗再去王宫:大王,这板栗臣不敢独吃,还是献给大王品尝吧。以前吃过的那些栗子和这渔阳郡的燕山板栗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呀。秦王一试,果然好吃。吕不韦告诉燕使,燕国要年年进贡渔阳郡燕山板栗。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燕国是最后被灭的。秦王说:其他五国都被灭掉了,渔阳郡燕山板栗也该归我们秦国了。嬴政做了秦始皇后下令在燕山山脉一线修筑居庸关到山海关的长城,渔阳郡的燕山板栗正好被长城保护起来。日月更替,时光如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渔阳郡燕山板栗总是皇家贡栗,始终是皇帝、嫔妃们喜爱的食物。燕地山区农民纷纷种植板栗,种板栗的人家远比种粮食的更富有。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意思是说,燕国那些拥有千棵板栗树的老百姓,其家财太富了,能抵得上一个千户侯爷了。唐朝时,黑龙江流域镜泊湖畔出现了一个粟末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后来契丹国日益强盛,渤海国被契丹国所灭,渤海人被契丹人赶得四处迁徙,一部分与女真人合并,一部分不断向南,进入中原。南下的渤海人中的一支,走过千山万水来到燕山山脉渔阳郡所在的地方,唐朝时这里已改名“怀柔县”。渤海人以国名为村名,建立了渤海村。渤海村一带生长着许多板栗树,渤海人来到怀柔后就开始向当地人学习种植栗树的技术,开展贸易。女真人建立金国后,与女真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渤海人得到重用,渤海村开始规模化种植板栗,进贡金国皇帝。金迁都中都后,一日海陵王心血来潮:听说宫里吃的板栗都是渤海人种的?去看看。于是策马狂奔,日落前来到渤海村前一片栗园。栗园郁郁葱葱,枝头挂满毛茸茸的板栗。栗农连忙递上几颗板栗,海陵王吃后大赞不止,连说了几个好字,告诉随从:赏渤海人万金,着其建立板栗种植园,让这片栗树“长生不老”。从此渤海村的家家户户都开山平地广种板栗,一时间渤海村周边山上到处是绿油油的板栗树。渤海人摸索出一套让栗树“长生不老”的诀窍,世代相传,栗树的寿命不断延长。后来金朝灭亡,蒙古人来了,传说成吉思汗看到渤海村这些生长了百年的板栗树,吃到甘甜香美的板栗果,仰天大笑:哈哈,今后我也能天天吃贡栗了。成吉思汗还在渤海村种了两棵栗树。可是由于战火不断,很多金代时种下的栗树被砍掉,修筑栈道工事,一代天骄的手植板栗树也未能幸免。相传明初时,一次燕王朱棣视察已成为卫戍重镇的渤海所,看到路边的板栗树甚是喜人,就下马观望,这时一位正在园里种树的老者过来对他讲:王爷,这里成吉思汗种过栗树,是历朝历代出贡栗的地方,海陵王、成吉思汗都是吃着这里的板栗征服天下的。朱棣听了没有说话,拿起工具就将老者未种完的8棵栗树全部种完。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位登基,迁都北京。朱棣登基后下旨:将燕山板栗作为今后皇陵(十三陵)的主要祭品,并在怀柔设立多处栗园,专门负责板栗、核桃、榛子等祭品的生产和交纳事宜。朱棣亲手种下的栗树自然成了御树,渤海人精心呵护,不敢有失。这八棵树上结的果实质地细腻,甘甜可口,口味儿特别好,朱棣之后的明朝历代皇帝都要吃这八棵栗树的栗子。清代渤海的板栗依然是皇家贡栗,但朱棣的手植板栗树逐渐被淡忘了。晚清时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一路上饥寒交迫,幸得路上村民献上窝头咸菜,才得以腹内有食。回京后慈禧想到逃难路上吃的窝头甚香,就传令御膳房做了来吃。御膳房哪敢真做棒子面窝头,有个御厨说:老佛爷爱吃栗子,咱做栗子面的吧。总管太监提来一袋栗子,御厨们一阵忙活。窝头出锅,满屋香气,慈禧吃后赞不绝口:小窝头作为点心每天都要上。总管太监这袋板栗正是来自怀柔渤海朱棣亲手种下的老栗树。曾经的渤海村现在变成了渤海镇,但板栗种植技艺一代代薪火相传,几百岁的老栗树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